摘要: 钢结构行业指的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金属结构制造业”,涵盖了建筑用金属结构、构件、金属桥梁结构、铁塔铁架、金属支柱、水闸等。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
钢结构行业指的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金属结构制造业”,涵盖了建筑用金属结构、构件、金属桥梁结构、铁塔铁架、金属支柱、水闸等。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体系,发展潜力巨大,尤其在我市全面禁止生产与使用实心粘土砖之后,开发应用钢结构建筑体系替代现有砖混结构、加快传统建筑转型升级、促进钢结构产业化既有重要意义,又具有现实基础。“十二五”是我市钢结构行业难得的发展时机,必须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促进我市钢结构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加快推动我市钢结构产业发展,带动建筑业及相关产业的转型提升,提高我市产业经济的竞争力,我委制定了《推进我市钢结构建筑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本行动计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市钢结构行业的产业技术优势、地位与发展中的不足,明确了以加快实现我市钢结构行业产业化,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低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钢结构产业化基地为目标,以“突破重大关健技术,着力推进大跨度钢结构、多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含住宅)、桥梁钢结构(含高架桥)三大领域产业化进程”为重点,梳理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协同攻关、重大技改(投资)和公共平台建设项目,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杭州市钢结构行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创新强市”战略,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我市钢结构行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行动计划。计划期限三年,从2013年到2015年。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市委、市政府“创新强市”的战略,在准确把握钢结构行业发展趋势,立足我市钢结构行业现实基础上,突出产业经济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以加快实现我市钢结构行业产业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先导,创新为动力,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突破重大关健技术,着力推进大跨度钢结构、多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含住宅)、桥梁钢结构(含高架桥)、海洋钢结构等领域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高钢结构行业综合竞争能力,努力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低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钢结构产业化基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和重要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2.坚持钢结构发展带动产业链发展。充分发挥“中国钢结构之乡”和“全国钢结构产业基地”的优势,拉长产业链,加快彩钢板、镀锌板、冷轧板、新型轻质保温墙体材料,防火防腐涂料、高强螺栓等钢结构配套产品的发展,促进钢结构绿色建筑研发、设计、监测、物流、维护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发展。
3.坚持专业化发展和促进集成化发展。立足我市钢结构现有发展优势,强化产业特色,在错位、并进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集成化发展,提高总承包能力,努力挤身钢结构产业链的上游。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我市钢结构行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初步实现由钢结构制造、施工安装的模式向工程设计、制造、施工总承包总集成方式转变,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总承包资质的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带动钢结构产业链发展。逐步形成专业优势明显、集成能力较强的发展格局,实现钢结构行业的“二次跨越”。
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市钢结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达到210亿元,年平均增长10%左右,产值利税率达8%。形成3-4家创新能力强、具有自主品牌和总承包资质、年销售产值近百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多层、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含住宅)、电力通讯钢结构、桥梁钢结构等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逐步向海洋钢结构、市政钢结构、机械设备钢结构延伸,加快发展与钢结构配套的新型轻质墙体材料、防火防腐涂料、轻质保温隔热材料、高强螺栓、高性能薄钢板等相关的绿色建筑产品。
产业布局的区域:萧山区、富阳市。
二、创新发展路线图
(一)技术路线图
重点在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多层、高层及超高层(含住宅)、桥梁钢结构(含高架桥)三大领域,围绕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先发优势。主要是:大型复杂构件的制造技术、空间弯曲/弯扭技术;大跨度新型预应力钢结构制作、安装与控制技术;钢结构住宅系统;多层、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新体系;特殊钢结构系统、新型建材系统。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双曲面钢结构施工技术;复杂钢结构分解预装定位技术;重型钢结构施工技术等。
(二)项目路线图
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及示范工程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推进我市钢结构行业创新发展,初步了解今后三年内,我市钢结构行业将投入约23亿。
1.创新研发项目。重点支持东南网架的长方形平面超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管桁架结构新体系、空间弯曲/弯扭技术、大跨度新型预应力钢结构制造、安装与控制技术;杭萧钢构的CCA板墙体开裂解决方案、发泡混凝土土墙体的工程试点;大地钢构的高层钢结构地下施工工艺研发、箱型桥梁钢结构技术工艺研发;恒达钢构的HD-470-1170-A高强度防渗屋面采光通风器板等全市70个创新研发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
2.投资(技术改造)项目。重点实施东南网架的年产5万吨住宅钢结构建设项目、年产9万吨新型建筑钢结构膜材建设项目;恒达钢构的年产3万吨重型钢结构件生产线技改项目;潮峰钢构的钢结构雨棚张弦梁、超高超大艺术墙钢结构;宏丰实业的重型钢结构生产基地、轻钢轻砼结构体系及建筑材料等18个项目,投资额达21.7亿元。
3.市场开拓项目。
(1)示范应用项目:
空间弯曲/弯扭技术项目:以杭州奥体博览中心主体育场项目作为该技术应用的示范工程,项目为特级特大型体育场,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
住宅:以杭萧钢构中标的萧山区钱江世纪城人才专项用房一期项目作为我市第一个钢结构示范应用项目,工程投资为5.15亿元,建筑面积达18.85万平方米。
公共建筑:选择政府投资的1-2个多高层建筑项目进行示范应用。
(2)钢结构展览会:自2013年起,举办“中国杭州钢结构展览会”,通过对钢结构体系及相关配套建材的介绍、产品模拟展示、案例现场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宣传钢结构房屋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可靠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和提高业主(房地产商)、消费者的认知度。着力打响杭州钢结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钢结构建材的推介平台。
(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路线图
到2015年,培育5个国家级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认证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10个省级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建设5个以上市级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产学研合作项目15项。
(四)企业培育路线图
通过对发展潜力大、专业优势突出、具有一定特色的钢结构企业的支持和培育,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优势企业,引领我市钢结构行业,带动中小企业联同发展。
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与大型建筑企业、设计研究院的合作与联系,通过联合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组建联合工程公司,提高总承包能力,实现由钢结构制造、施工安装的模式向工程设计、制造、施工总承包系统集成方式转变。同时,大企业之间要根据不同特点,找准产品定位,细分市场,发挥各自优势,避免在同一水平上的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中小企业。坚持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努力成为专业领域的小巨人。按照“瞪羚”计划及我市培育中小企业有关政策,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质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壮大,形成中小企业集群,促进行业协调发展。
三、对策与举措
(一)加大扶持力度
1.财政扶持。将钢结构作为先进制造业(或新材料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对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平台建设、实施节能减排项目、信息化项目、以制造业为基础的项目总承包、企业中标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市政府示范项目、获得国家鲁班奖、中国钢结构金奖、浙江钱江杯、浙江省金刚奖等奖项、开拓国际市场项目等,给予重点资助。
2.推进应用。鼓励和支持业主加快应用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含住宅)和桥梁钢结构(含高架桥),对我市钢结构建筑项目的开发商、设计院、施工及监理单位和我市钢结构生产企业给予奖励和资助。
3.政府优先采购。加大钢结构在政府项目特别是办公写字楼、医院、学校、保障房、公共建筑和市政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力度,着力拓展钢结构建筑应用的市场空间,提高我市钢结构建筑的比例。各区、县(市)规划的新建项目中,也必须要有钢结构建筑。
4.同等优先。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对我市钢结构企业参与本地重点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在同等条件下对本地品牌企业和产品优先选择。
(二)提高创新能力
1.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瞄准国际领先水平,强化对钢结构设计、制造、安装、检测、工艺和技术的研究,积极参与国家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订和编制。
2.加强创新合作。推进政府管理创新,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联合,建立产学研技术联盟和技术服务平台,针对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和重要领域,深化配套改革和实施项目攻关,力争在企业资质水平、行业共性、关健性、前瞻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领先优势。
3.强化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培育和打造具有核心技术支撑的自主品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我市“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的产业定位,充分发挥品牌的带动效益,着力形成品牌发展合力。
4.营造创牌环境。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营造自主品牌发展的科学、合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维护企业创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力打造“杭州钢结构”品牌。
(三)带动产业链发展
1.拉长产业链。利用“中国钢结构之乡”和“全国钢结构产业基地”的优势,拉长产业链,推动高档彩钢板、镀锌板,新型轻质保温墙体材料,防火防腐涂料、高强螺栓、焊料等钢结构配套产业的发展,实现上下产业链的共赢发展。
2.促进贸易物流业。发挥我市钢结构行业的集聚优势,加快发展钢材采购、供应配送和物流中心。充分利用我市在长三角的地域优势和钢铁贸易现有基础,整合商贸流通资源,完善仓储、剪切、加工、配送等功能。
3.引导监测服务业。要依托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杭州钢铁集团中心试验室的技术力量和现有基础,引导和培育一批钢结构监测企业快速成长。
(四)加强人才培育。
1.引进人才。依靠我市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民菅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引进人才,特别是行业急需的钢结构专业和一级建造师等人才。
2.培育人才。借鉴浙江树人大学与企业联合办学共同培养钢结构专业大学生的成功经验,研究和探索企业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双向培养人才。
3.职业培训。充分发挥杭州市经济管理培训中心等职业培训机构及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加强对行业急需的焊接技工等工人的培训。
4.营造氛围。通过事业激励、机制激励、环境激励等方式,形成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